先天性心脏病(简称“先心病”)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,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。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,许多先心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得到有效治疗。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先心病及其介入治疗方法。
01 一、常见的先心病类型 1. 房间隔缺损(ASD):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“墙壁”出现缺损,导致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右心房,增加心脏负担。 2. 室间隔缺损(VSD):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“墙壁”出现缺损,血液从左心室流入右心室,增加心脏负担。 3.动脉导管未闭(PDA):胎儿时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能闭合,导致血液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,增加心脏负担。 4.肺动脉瓣狭窄(PS):肺动脉瓣狭窄,导致右心室向肺动脉射血受阻,增加右心室负担。 5. 主动脉缩窄(CoA):主动脉某处出现狭窄,导致血液流动受阻,增加心脏负担。 02 二、介入治疗:微创手术的新选择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过导管技术修复心脏畸形,无需开胸,创伤小、恢复快。 1.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: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处,封堵缺损,恢复正常血流。 2.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: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处,封堵缺损,恢复正常血流。 3.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: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未闭的动脉导管处,封堵导管,恢复正常血流。 4.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: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的肺动脉瓣处,扩张球囊,解除狭窄。 5. 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: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主动脉狭窄处,扩张球囊,解除狭窄。 03 三、介入治疗的优势 - 创伤小:无需开胸,仅需穿刺血管。 - 恢复快:术后1-2天即可下床活动,住院时间短。 - 并发症少:相比开胸手术,并发症发生率低。 - 美观:体表无明显疤痕。 04 四、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- 术前:完善检查,评估病情;术前禁食禁水。 - 术后: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;遵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。